中新網上海10月19日電(張踐 劉芮孜)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要說到秋天的味道怎么少得了鮮美的螃蟹?在這膏滿黃肥的季節,上海松江區規模最大的黃浦江大閘蟹養殖基地,于10月18日正式開捕。
一大早,在葉榭鎮徐姚村上海魚躍水產專業合作社的水產養殖基地,工人們正在忙著起網收蟹,一個個青背白肚的大閘蟹,絨毛叢生,肉厚壯實,活力十足。該水產養殖基地鄰近黃浦江畔,基地的另一側為水源涵養林,地理位置優越,林水相間的生態美景,映襯著塘內豐產豐收的繁忙景象。
一個個青背白肚的大閘蟹,絨毛叢生,肉厚壯實,活力十足。劉青 攝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今年剛捕撈上來的黃浦江大閘蟹規格比往年大了很多,且今年“五公四母”的大個子占比達75%,產量表現可謂“十年之最”。大規格、高品質的浦江蟹的養成,并非一日之功,主要得益于優質種源和養殖技術標準。
上海魚躍水產合作社負責人顧怡介紹:“我們400多畝的大閘蟹養殖基地在黃浦江邊,用的是濕地過濾后的水源,我們大閘蟹、還有水,生長環境非常的好。今年這個種也很好,是江海21的良種,我們的技術還有管理。最大的螃蟹,我們剛剛已經打撈出來了,是九兩三,這是我們十年來最好的一次豐收”。
“王寶和杯”全國河蟹大賽主評委、上海王寶和大酒店有限公司行政總廚、王寶和蟹宴技藝第二代傳人王浩也來到現場觀摩,并為大家介紹如何選出一只黃滿肉鮮的大閘蟹。
“第一要看它背部,就是間隙比較大,還有就是看它的這個凹凸度,一定要凸出來,還有看它的活力。”王寶和蟹宴技藝第二代傳人王浩給記者介紹道。
黃浦江大閘蟹開捕現場,市民們爭相品蟹?!⑶?攝
近年來,產自松江黃浦江源頭的黃浦江大閘蟹,不僅表現出在上海市中華絨螯蟹產業技術體系下的產業區域集聚效應,同時引領滬郊多地高規格、高標準品牌蟹的發展“風生水起”,形成多點開花的共富之勢。
“整個上海搞了一個‘松江模式’,后面青浦、浦東、寶山都在用。這個模式它有幾個共同的特征,就是標準化的池塘、優質化的種源、生態化的養殖,最后我們做到品牌化的營銷。其實我們最后把品種、品質和品牌進行了很好地融合,這是我們的‘松江模式’,這個模式不但是在上海,也在全國其它地方得到應用和推廣。”上海市中華絨螯蟹產業體系首席專家王成輝說。(完)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黃浦江邊規模最大的大閘蟹養殖基地開捕2023-10-20
- 浙江首次發布山核桃碳標簽 賦予農產品“綠色通行證”2023-10-20
- 港口大模型PortGPT聯合研發啟動2023-10-20
- 2023研發投入前千家民營企業六成是“三高”2023-10-20
- 第134屆廣交會“開門紅” 一期到會境外采購商超10萬人2023-10-20
- 國家文創實驗區文化產業收入力爭五年突破5000億元2023-10-20
- 我國農業“國家隊”秋收告捷 4600萬畝地預計將產450億斤糧2023-10-20
- “齊魯名企巴渝行”投資洽談會簽約15個項目116億元2023-10-20
- 廣州前三季度完成客運量22841.64萬人次 同比增65.6%2023-10-20
- 工信部:愿中非合作,共享人工智能時代的發展機遇2023-10-20
- 中央企業專業化整合再提速 14組23家企業單位集中簽約2023-10-20
- 浙江臨建高速通車“滿月” 打造鄉村振興致富路2023-10-20
- 官方:重慶科創中心建設進入提速提檔新階段2023-10-20
- 專精特新看中國|汽車零部件配套“小巨人”企業創新驅動重慶汽車產業鏈生態2023-10-20
- 安徽加速構建通用人工智能生態體系2023-10-20
- 內蒙古四子王旗奏響豐收“牧羊曲”2023-10-20
- 全棉時代官宣趙麗穎,以家紡居家系列定義全棉“新舒適”2023-10-20
- 廣西深化產業園區改革發展 塑造新優勢新動能2023-10-20
- 前三季度新疆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速快于全國平均水平2023-10-20
- 漫步街頭巷尾 感受文化溫度2023-10-20
- 棉花加工、甜菜收割、冬小麥管護……天山南北秋收農忙正當時2023-10-20
- 百融云創用決策式AI+生成式AI 打開財富管理增量市場的大門2023-10-20
- 【小康路上看老鄉】甘肅通渭:“板下經濟”撬動鄉村振興新動能2023-10-20
- 金地謀劃了小半年的接班計劃,終于落地2023-10-20
- 房地產開發板塊異動拉升,榮盛發展、金科股份等漲停2023-10-20
- 港股內房股異動拉升,遠洋集團漲超12%2023-10-20
- 誰還記得“合創”?2023-10-20
- 9月車企排名:一汽-大眾并非不可逾越2023-10-20
- 誰說賣電車必虧錢?比亞迪賺個盆滿缽滿2023-10-20
- 智己,后來者的困境與決心2023-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