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社會研發投入去年總量超118億元,投入強度達3.27%
(相關資料圖)
株洲連續五年“領跑”全省
株洲日報全媒體記者/陳馳
通訊員/李白軍 賀瑩
10月16日,記者從市科技局獲悉,2022年株洲全社會研發投入總量達到118.35億元,同比增長14.75%,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27%,連續五年位居全省第一。
研發經費是科技創新活動的源泉,其投入規模和強度,反映研發活動資金支持力度,也體現地區經濟轉型升級進程和高質量發展水平。
412家企業
獲省級研發獎補超七千萬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近年來,市科技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聚焦、裂變、創新、升級、品牌”工作思路,以財政為引導,企業為主體,項目為支撐,不斷強化政策激勵,優化提升服務水平,引導全社會加大研發投入,在全面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省級財政研發獎補、市級研發管理補助等政策,確保企業應享盡享。
2022年,全市加計扣除金額突破60億元,412家企業獲得省級財政研發獎補7018.87萬元,總量及金額均排名全省第二。
“將研發獎補落到實處,除此之外,定期組織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活動,舒緩企業資金難題?!笔锌萍季重撠熑苏f,分批分組深入企業,針對企業的特點,整合各類資源,為企業搭建平臺,拓寬企業資金渠道,幫助企業更好發展。
科小企業與高新企業
實現雙過千
“今年,了解到我們申報科小遇到困難,企業聯絡員聯系有關部門和專家,來公司面對面培訓指導,幫助我們順利完成申報工作?!焙商羺^瑞美包裝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歆懿說。
今年以來,為著力打好科技攻堅仗,讓科創企業進得來、穩得住、能發展,市科技局堅持問需于企、問效于企,多措并舉、精準發力,打出涉企服務“組合拳”。通過量化年度、月度考核指標,在梳理惠企政策、申報流程、評價標準和注意事項等內容后,把優惠政策送至企業;通過政府購買第三方服務形式,為企業提供專利咨詢、技術交易、填報指導等服務,不斷完善科技創新生態。
近年來,我市按照“初創孵化—科技型中小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專精特新企業—上市企業—獨角獸企業”的梯次培育機制,持續推動創新主體成長。2022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業達1261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1104家,是全省第二個突破1000家的市州?!?022年湖南高新技術企業綜合創新能力百強榜”中,前3強均為株洲企業、前6強中株洲占5席。
4630名高層次人才
扎根一線
人才是第一資源。國慶前夕,“制造名城進清華”招才引智專場推介活動在北京舉行。
今年以來,我市圍繞重點產業需求精準制定校園招聘計劃,打出校園引才組合拳,此次專場推介,中車株洲所、中車株機、中國航發南方、時代新材等19家企事業單位拿出560個崗位,吸引眾多學子前來咨詢。而這,只是株洲招賢納士的一個縮影。
為引聚創新人才,株洲實施“新人才30條”“創新人才引培計劃”“雙創精英人才計劃”等政策,優化人才環境,吸引高端人才。2022年最具人才吸引力百強城市中,株洲位居第64名。
目前,全市擁有高層次人才4630人,包括本土企業全職院士3人、院士后備人才23人、國家人才計劃專家等高精尖人才115人,他們扎根研發一線,為株洲“智造”奉獻智慧與青春。
“我就是校招時,被株洲的人才政策和企業優秀的研發實力打動,畢業后便前來報到?!敝熊囍隀C產品研發中心江大發博士如是說。
793家科創平臺
為發展提供“引擎”
科創平臺、院所的建設,是一個地區研發能力不斷提升的重要抓手。株洲圍繞產業發展需求,加快布局和建設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緊扣全國重點實驗室優化布局的重大機遇,著力推動全市科技創新平臺提檔升級。
前瞻性布局力能實驗裝置、航空冰風洞實驗裝置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已納入省政府“4+4”科創工程。2022年,成功推動2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優化重組入列,占當年全省獲批總數的2/3。
截至目前,我市各類科技創新平臺總量達到793家,其中國家級61家、省級423家、市級309家,科技創新平臺數量和質量穩居全省第二。
株洲著力以項目作為研發投入的落腳點和支撐點,連續五年組織實施“百項科技成果轉化工程”。2022年,3個項目納入省政府工作報告“十大技術攻關項目”,排名全省第二。13個項目列入“省100項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完成研發投入11.04億元,綜合完成情況穩居全省第一;獲得國省科技計劃立項項目188項,其中國家項目33項、省級項目155項,穩居全省第二。
2022年,我市首次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遴選第三方服務機構,分縣市區、點對點開展研發管理工作輔導;首次按照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加計扣除、重大項目、重大創新平臺、研發獎補等研發活動特征,精準識別和發動;首次系統性對月度、年度研發投入統計報表、財務報表進行調度。全市研發投入申報總量達到183億元,較上年度增加13億元,創歷史新高。
(一審:鄧望軍 二審:石偉 三審:禹振華)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去年株洲全社會研發投入總量超118億元 投入強度達3.27%2023-10-20
- 10月31日起,芷江機場將新增“深圳?懷化?太原”航線2023-10-20
- 益陽市旅發大會10月27日開幕2023-10-20
- 重慶:前三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15.7%2023-10-20
- 楊文杰卸任碧桂園地產法定代表人2023-10-20
- 不賣精裝賣毛坯 長沙新房銷售壓力上行2023-10-20
- 共謀發展新機遇 提升“一帶一路”金融服務水平2023-10-20
- 安徽當涂護河鎮:件件“小事”暖民心2023-10-20
- 安巢經開區舉辦新能源汽車產業前景與展望專題講座2023-10-20
- 總投資9300萬元 陽泉市7個項目在山西文博會簽約2023-10-20
- 廈門:“同安小吃”新增6件集體商標 截至目前總數增至11件2023-10-20
- 非洲經濟研究中心:中國能夠幫助非洲進行數字化轉型2023-10-20
- 全方位護航工程機械發展,首屆工程機械技術創新大會成功舉辦2023-10-20
- “硬聯通+軟聯通” 中國與26個“一帶一路”伙伴從六方面發起倡議2023-10-20
- 東亞商務論壇開幕 共探RCEP機遇促區域經濟復蘇2023-10-20
- 武田制藥將加速重磅產品在華落地 進博會展出創新產品和突破性療法2023-10-20
- 黃浦江邊規模最大的大閘蟹養殖基地開捕2023-10-20
- 浙江首次發布山核桃碳標簽 賦予農產品“綠色通行證”2023-10-20
- 港口大模型PortGPT聯合研發啟動2023-10-20
- 2023研發投入前千家民營企業六成是“三高”2023-10-20
- 第134屆廣交會“開門紅” 一期到會境外采購商超10萬人2023-10-20
- 國家文創實驗區文化產業收入力爭五年突破5000億元2023-10-20
- 我國農業“國家隊”秋收告捷 4600萬畝地預計將產450億斤糧2023-10-20
- “齊魯名企巴渝行”投資洽談會簽約15個項目116億元2023-10-20
- 廣州前三季度完成客運量22841.64萬人次 同比增65.6%2023-10-20
- 工信部:愿中非合作,共享人工智能時代的發展機遇2023-10-20
- 中央企業專業化整合再提速 14組23家企業單位集中簽約2023-10-20
- 浙江臨建高速通車“滿月” 打造鄉村振興致富路2023-10-20
- 官方:重慶科創中心建設進入提速提檔新階段2023-10-20
- 專精特新看中國|汽車零部件配套“小巨人”企業創新驅動重慶汽車產業鏈生態2023-10-20